不给别人添麻烦



人生在世,很难做到遗世独立,佛教也不倡导与世隔绝而独善其身。既然不能做到与世隔绝,那就难免要与人相处。

 

如何与人相处?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记得上佛学院那会儿,一位老法师对我们交心说:“我不担心你们所学的佛法知识不够用,我最忧心的还是你们怎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从那时候起,十余年来,我就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与人相处?

 

我想,答案应该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事情,首先第一念头,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找人帮忙。君不见,现在的人办任何事,不都想走捷径?不都喜欢托关系吗?因为这样做,省事。

 

时常听到有人感慨: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这也是实情,相信谁的朋友圈子中,都有那么几个不想再去理他的人。不想理他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太烦人、事儿多的朋友,估计是最不招人待见的那位吧!

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人最不受欢迎。因为,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时时手掌心向上的人吧?


关于索取,佛典中有两个小故事,如下:

 

其一叫鹫鸟乞羽

故事大意是,有个比丘在山林中禅修静坐,有一群鸟在林中乱鸣,吵得那个比丘不能入静。比丘请教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你去向那群鸟乞讨羽毛,保证它们搬往别处。比丘依教,天天向那群鸟乞讨一根羽毛,不出几日,那群鸟全飞跑了。

换我我也跑啊,再不跑,那群鸟就都清洁溜溜没法飞出门了!

 

另一个故事叫从龙索珠

故事大意是,有一个修行人,很喜欢水,找了一处水边安住修行。很不幸,水中有一条龙,见修行人威仪齐整,修行精进,龙打心眼喜欢这个修行人。

修行人打坐的时候它就天天来把他盘绕起来,把龙头遮盖在修行人的头上,用这种方式来亲近他。这龙天天来打卡,只有饿了去找东西吃的时候才离开,吃了又来,日夜不离。

修行人一天到晚被缠住不敢乱动,一直坐着得不到休息,屁股都坐起疮疥了,很是痛苦。后来有人给这个修行人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向龙索要它的龙珠。

这招果然有效,当修行人向龙索要龙珠时,龙就开始讨厌这个修行人,跑得远远的,不再来缠绕他了。

换我我也跑啊,不能再和这个修行人愉快地玩耍下去了,再不跑,龙珠就要送人了!


这两个故事记载于《经律异相》,道理都一样的,索取的人不招人稀罕,动物都会远离索取者,何况我们成天追求物质财富的人类?


所以,要想我们身边的人离开我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向他要东西,指着他最舍不得的要。

 

我觉得,如果不是索取太过,哪怕多年不联系的朋友,见面之时,友情一定都还在那里。


我之所以这样讲,是这两天先后有两位十多年未见面的同学路过成都,其中一位十六年来也从未有任何联系,但一见之后,同学还是那个同学,大爷也还是那个大爷!


其实,一昧索取也不见得就是占便宜。


记得以前看到一个故事:两个小鬼应该去投胎做人了,阎王爷把他们叫来,说,现有二种人生可选:一是一辈子都是从别人那里拿钱的,一是一生都给别人钱的,你们选哪一种人生。

甲小鬼抢先选了一生都接受别人钱财的人生,乙小鬼没有其它选择了,只好接受一生都给别人钱的这种人生。阎王爷大袖一挥,好,那你们两个投胎去吧!

结果呢,甲小鬼转世做了一辈子乞丐,天天手掌心向上,接受别人施舍;乙小鬼做了大土豪,时时手掌心向下,布施钱财做善事。

所以,换个角度看,付出的人,不一定就是吃亏那位,你能付出,首先你是家大业大本事大的人,说明你福慧具足啊!

另外,同事、家人之间也是,有事尽量自己想办法搞定,尽量不要去麻烦人,我们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离开了谁都能够照样过得很“洋气”的人!

小时候,老人时常给我们念叨:“皇帝死了都要借个锹”,意思是皇帝死了,也要借助铁锹挖坑才能入土。


也就是说,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谁都有必须麻烦别人的时候。人一辈子中,麻烦人肯定是在所难免,但,也不要大事小事、鸡毛蒜皮的渣渣事都去麻烦别人。


而且,麻烦了别人,别人帮助了你,不要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一定要记情,不要觉得别人帮你是理所当然,毕竟人家不一定欠你的,也不一定就吃了你家的米!


对于不给别人添麻烦,在佛经中应该叫“不恼众生”吧!


但我觉得,不恼众生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增烦恼;二是别人麻烦了我们,我们也不要烦他、讨厌他、憎恨他。


这两种都做到的,估计到了大菩萨的境界了,我做不到,所以尽量不要来“恼”我。

 

我觉得佛说的好有道理,我们不去“恼”众生,众生麻烦我们也不“恼”他,做到了这个,外在的人际关系处得好,内心也宁静自在。


“不恼众生”简单四个字,内外都占理,知道什么是“世间好话佛说尽”了吧?


有的人,什么都好,就是“领导干部”的习气重,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喜欢安排人,喜欢指手画脚,喜欢教育别人,喜欢纠正别人。

这种人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也要注意不要给别人添烦恼,说话的用词、语气要注意,不要居高临下。


大家都是业障凡夫,大家的身体也都是一堆地水火风,谁的躯壳都不是哪吒那种莲藕组合,哪里来的优越感去找别人的麻烦呢?


学佛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欲成佛者,必须广结善缘,饶益有情,故佛教有“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之明训。


怎么结人缘?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还更要不找别人的麻烦!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是的,我们寿命的长短可能我们决定不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广结善缘,使我们的人生、事业之路更加宽广,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对别人有用,而不在于索取。故而,我们一定要记住,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云台海会

云台海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云台海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云台海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云台海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