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与量子物理


………………


证悟空性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


作为凡夫,如果想继续拥有桌子,就用不着去观察,只需在轮回和因果的取舍上下工夫就足够了,不用再触及其他。这也是“人天乘”的观点。但如果要进一步修习中观或唯识的见解,仅仅拥有“人天乘”或“声闻乘”的见解和修证就显得过于简单了。

世界就是这样,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不去观察,它们就会存在;一旦用心去观察,就会一无所获。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是它的本质,不是佛祖冥思苦想杜撰出来让我们去观想的。如果这仅仅是规定,那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接受它。如果接受,就是生搬硬套,就是教条。而真理是有根有据、经得起考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样,如果你希望有“我”,就切忌去思考关于“是否有‘我’”的问题。因为,如果你去找,就一定得不到“我”。无始以来,在错误观点的指引下,我们以为找到了“我”,从而种下了生死轮回的根。只有空性的观点,即向外不存在一个实有的世界,向内不存在一个实有的“我”,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走向解脱。

于此,我们要奉劝那些希望拥有外境的人,千万不要去观察和思维,就好比,如果你想继续“黄粱美梦”,就不要醒来。一旦你学会观察和思维,就会如同大梦初醒,“失去”梦里的一切!所以,要想圆满世间物质享受的人,就不用去作观察和思维。当然,这样走下去,永远都无法脱离痛苦。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观或唯识的修行,到最后证悟时,是什么都没得到。其实,我们所要的就是这个“什么也没得到”,这就是证悟空性。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丢了一个东西,结果却什么也没找到,就会极其失望。

而证悟空性找的就是“什么也没有”。有了这种见解,在修行的过程中,就算没有彻底证悟,至少也能做到对空性有所了解。

缘起性空与量子物理

可能有人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证悟空性的见解和修行是一种教条,

是绝对错误的。但是,对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内容,如果是一名公正的学者或科学家,就应该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用宗教或迷信来概括佛教的观点,是欠考虑的。

科学家们探索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外在地对物质状态进行研究,比如说,原子、原子核、基本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光子等。现在他们也想当然地认为分到夸克或亚夸克,就无法再划分了。其实这种结论还是不可靠的。

现在,利用先进的粒子加速器,科学家们发现了目前已知的粒子和波。如果以后有了更先进的仪器,他们就会发现新的物质状态。但即使借助于仪器,他们也永远无法证悟心的奥秘。


作为现代人奉其为圭臬的科学,的确对人们意识领域或内心世界的奥秘束手无策。从经典力学飞跃发展到今天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对于物质存在状况的每一次研究成果所建立的代名词,在佛的经典中虽然有着不同的称呼,却有着极其相近的定义。但是,量子物理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基本粒子之上。

佛教却认为,没有什么可称得上是基本的粒子,所有粒子都可以分尽变空。因此,佛教已经远远超越了量子力学。然而,同样建立在探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释迦佛祖因抉择了“无我”,而将众生引往解脱;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却选择了制造核武器等等自取灭亡的道路。

若深闭固拒、执迷不悟,而不及早翻然醒悟,必将咎由自取,将发明科学的人类本身引向毁灭。这是佛教与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待续

选自《慧灯之光》





扫码关注
慧灯之光·智慧点亮人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慈诚罗珠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慈诚罗珠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慈诚罗珠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