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37集


点蓝色字关注“慈光文化”


《弟子规》
第37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020/4/2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我们从第三十页的第四行开始看起: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这是谈到我们写毛笔字,需要先磨墨,如果在磨墨的过程总是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字不敬,心先病”,我们写字的时候,字一定要写得很工整、很端正,如果是写得非常潦草、歪歪扭扭的,就表示我们的心是浮躁不安的,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所谓的字如其人,从一个人所写的字,往往就能看出他的性格、习惯。而实际上来说,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我们的心境是相互对应的。
这里举的是磨墨这件事情,因为在古时候读书人都是拿毛笔写毛笔字,磨墨的时候顺着一个方向磨,譬如顺时钟磨,我们的心境也随之而端正。这也是强调不只是磨墨这个功夫,我们生活当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做任何事情都是要端端正正的,不能歪一边、偏一边,因为这些行为都是我们心境的写照。所以不只是磨墨,包括在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也会和我们的心境紧密的相连。假如一个人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体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很散漫甚至很傲慢的样子。所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端端正正的,包括磨墨的时候,动作也都要很端正。
关于写毛笔字,我们从小就有机会练字,但是那个时候只是关注到写字的技法、技巧,而没有特别领会我们写字是否端正,一举一动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性。像师父上人,他是从年轻就写得一手端庄的毛笔字。一直到师父八九十岁,我们还有机会在师父身边看着老人家写字,并且在旁边帮忙。师父会教我们砚台要怎么洗才能洗得干净,还有写字的时候,那一举一动都是特别端正的。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包括师父上人选印章和盖印章,也都非常的细致、非常的严谨。譬如写好这幅字之后,在师父的文具盒里面就有很多的印章、图章,这个时候就要选择和这幅字的内容相应的印章来使用,名章也是有好几款,而在选择的时候都很有讲究,哪一个章应该盖在哪一个位置。我们虽然所知有限,但是在旁边仔细的观察,学了一点点,也稍微略知一二。
所以体会到古人写字、盖章,这些功夫都是很讲究的。甚至章要盖下去之前,先放在印泥的上面,印泥也是专门订购,像荣宝斋的印泥,这种印泥的品质是比较好一点。师父每次要盖之前,都一定要非常仔细的确认,它的方向是不是有摆正。然后沾上印泥再往宣纸上面盖,也一定要盖得端端正正的,在一个非常适中的位置,否则就可能会破坏了整幅墨宝的布局。而且盖的时候,前后左右这个章都要盖得很均匀,上下左右这样盖。章盖出来,位置又方正、又端正,而且整个印泥也都很均匀的分布,不会有的地方盖得浅一点,有的地方盖得深一点。我们从这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师父上人写字盖章严谨细致的态度。
包括选墨汁,以前师父上人曾经亲手写了一幅墨宝,“文殊菩萨示善财文”。第一次用的墨,我们现在其实比较少磨墨,都是选择墨汁。平常我们练字的时候,像八九岁在写毛笔字,像曹素功或者一得阁的墨都算是比较好的。但那次师父用曹素功的墨汁,就发现品质有点差,所以整幅字写下来,因为像“文殊示善财文”经文是比较长的,写下来之后整个墨水就洇开了,有一位长辈又跑到文具店,有卖笔墨纸砚的地方,重新又买了一款日本生产的墨,再重新来写。墨的品质好,这幅字也能够保存得比较久远。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这也都是在考验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应对进退的过程当中都要有恭敬的态度,不仅仅是写字要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要如此。
在去年,有一个师父上人“弘法六十周年”的墨宝展,在展览的会场,就展出了许多师父上人所写的墨宝。我们看师父上人写字确实都是恭恭敬敬、端端正正的,让人看了都是爱不释手,都是生欢喜心。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经文: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这是提醒我们,像书本就应该把它分门别类、排列整齐,而且是摆放在固定的位置。“读看毕,还原处”,等我们阅读完毕之后,则需要再把它归还到原处,这也是一种动物归原的态度。读书人每天跟书接触得多,包括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物品、很多用品也都是如此,这个原理、原则是一样的。我们把书摆放在固定的位置,等到读完之后,也是再放回到固定的位置,这样当我们下次需要再查找的时候就能很快的找到。
在许多年前,我们就曾经在台中参观过雪公老人的纪念馆,参观老人家的书房,这个书房,还有佛堂、卧室,都是按照雪公老人生前所住的房子原来的位置摆放的。雪公老人的书房,他的典籍非常的多,有一些是佛学类的经典,有一些是经史子集,儒家的典籍。我们观察到,雪公老人就把典籍分门别类,都摆放得非常整齐,哪一本书在什么位置都是很固定的。这个小房间,人一走进去马上就肃然起敬,就仿佛雪公老人还继续在这个地方孜孜不倦的跟同学们聊天,谈论佛法、谈论儒家的道理。曾经有学生跟雪公老人谈到某一本书某一段文章,雪公老人就跟学生说,这在书架当中的第几格第几本的第几页,结果学生就按照雪公老人的指示去找,发现果然就在那个位置。这是看出这位老人家,他生活以及治学严谨的态度。
之前我们也跟大家分享过,有一年徐醒民老师到香港讲学,我们很有幸亲临盛会,聆听徐醒民老师讲解儒学的简介。结果有一次刚好需要找一份文件,当时师父上人是住在跑马地,而我们听老师讲课是在尖沙咀,这份文件要得很急,所以我们就专程跑了一趟,从尖沙咀回到跑马地去取这份文件。结果师父上人当时就交代说,文件就在客厅当中的第几格第几个抽屉的位置,你一打开马上就能找到。当我们回到跑马地找这份文件,按照师父所指引的位置,果然一步到位,一下子就找到了。师父上人这种严谨的作风,也是传承了他的老师雪公老人的生活和治学的态度。
而在近代,章太炎先生的老师是俞樾,俞樾先生在《延寿药言》当中就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凡用一物,用毕仍归原处。”也就是这里《弟子规》说的“读看毕,还原处”。俞樾先生说:“凡用一物,用毕仍归原处,此是寿相,读书写字亦然。”
在《五种遗规》里面就有陈希夷先生的“心相篇”,一个人的富贵穷通、富贵寿考,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就可以看出来,就可以看出他有多大的福报、多长的寿命。而俞樾先生是品德跟学问都非常好的一位朴学的大师,他在《延寿药言》就特别强调,所谓的动物归原的道理,你用好一个东西,用完了一定要放回原处,长寿之人的习惯就是如此。无论是读书还是写字,都是同样的道理,这本书用完了就要放回原处。
俞樾,他的学问是非常之好的,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学者,是朴学大师。他所培养的学生,像章太炎、吴昌硕,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俞樾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就很受曾国藩先生的赏识。后来他虽然读书很好,也求取了功名,但是毕竟他是一位读书人,他并不是很习惯于官场的生活。到了晚年,他就专心致志在浙江杭州这一带讲学。像章太炎先生、吴昌硕先生,就是在这个时期跟随着俞樾来求学的。俞樾先生所讲的这个话,我们真的要牢牢的记在心上,要有这种好习惯,不能东西用完了丢三落四的到处放,旁边的人还要帮我们到处捡,这种习惯就很不好。
下一句经文: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这句经文是说,我们虽然有急事要离开,即使是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不能书、笔、文具就堆得满桌都是,搞得一团乱,这样就很不好。“有缺坏,就补之”,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古圣先贤的经典,这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一旦它有缺损的地方,就要把它修补好,让它保持完整。
在早年,我们还在读书的时候,因为所学的是中文系的古文献专业,所以老师在我们大学三年级,都会带着我们专业的学生到敦煌参观,参观敦煌石窟,有的时候老师也会带我们到国家图书馆看展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看敦煌的写经,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抄写经文的手稿,在国家图书馆里面就保存得非常的好,很妥善的保管。像这些珍贵的古籍,都是需要在一定的湿度、一定的温度当中,要做非常妥善的保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师父上人的思想很前卫,在这个时代鼓励我们用高科技的手段来保存文化、保存经典。有一些非常珍贵的典籍,师父上人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翻印许多经典。譬如像《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地藏经科注》当时数量是非常少的,师父上人在香港发现了这本书,就大量的翻印,并且用这个本子讲解《地藏经》,所以这部非常珍贵的注解就得以保存下来、广为流通。
像古书,一般的情况下,原书有缺坏的时候,一般是需要修补的。但我们现在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可以更好的保存这些书籍。譬如师父上人过九十岁生日,就发现有一本书叫做《治平宝鉴》,这是上海宏大善书局石印的本子,这本书非常好。当时师父看到这本书,就特别交代要录成有声书。因为现代人生活都比较忙碌,让他静下心来读书有一定的困难,可是有的书如果可以录制成有声书,对于现代人学习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师父上人还特别赞叹这本书,一个人如果要健康长寿,就要学习这部《治平宝鉴》。这部《治平宝鉴》最主要的是,像《太上感应篇》和注解,以及像《文昌帝君阴骘文》和简单的注解,有好几部道家的经典和简注,确实是一部非常好的书。
本来这本书是在民国己巳年仲春,在上海宏大善书局石印的,现在要保存下来就需要大量的翻印。后来师父上人还特别在上面盖了几枚章,其中一枚章就是“人长寿”。我们看PPT上面,这几枚印章都很清楚的印在上面。这是师父上人九十大寿特别倡印的,记得当时印了一万多本,并且还特别录制了有声书,把光盘放在后面,对里面的经文也做了校对,这样这本书要流通起来就非常的方便。后来师父九十大寿生日,就用《治平宝鉴》做为礼物赠送给来贺寿的人们。
我们今天学到这句经文:“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通过现代的印刷术和现代的科技方法来保存古籍,就可以比传统的校勘、刊刻这种方法要来得便利。古人对于书本是非常爱惜的,有缺坏,就补之,一定要把它补好。这是在古时候,因为书籍要得到是很不容易,所以都加倍的珍惜。一些老教授,他们是在民国的时代生活过的人,所以对于书都加倍的爱惜,因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要得到这些书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有缺坏,就补之,有坏掉的赶紧要修补。
我们爱护书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譬如有一些书,像我们之前查找朱镜宙老先生《咏莪堂全集》的书,我们也购买了一些民国时期刊刻的版本。原书进行了扫描,然后再影印,使用的时候就用影印的书。甚至于后来又重新排版、校对、翻印,我们使用就用翻印的书,原书就保存完整,这都是对于圣贤书籍的爱护。
下面这句经文: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这是强调有一些书如果不是圣贤的典籍,甚至于有的书籍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像这些书都应该摒弃,不要去看,否则身心会受到污染,智慧会遭受蒙蔽,而且心志也不会健康。
“屏”是摒除的意思。“屏勿视”,想要成圣成贤必然要读圣贤之书,而跟圣贤道德学问没有关系的典籍,就要注意防微杜渐、防非止恶,就不能去看。否则,特别是年轻人,特别是孩子,因为他吸收的能力特别强,学好也容易,学坏也很容易,一旦让他接触到不良的资讯,对于他的身心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孔老夫子曾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任何的艺术形式,都要秉持着思无邪的原则。当然,对于书籍就更是如此,如果书并不是好的圣贤书,我们就不能看。所谓宁可终日不读书,也不可一日近小人。一个人的心灵受到染污,速度是很快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的心好像清澈的水一样,一旦在水里滴上一滴黑色的墨汁,时间很短,一秒钟的时间墨汁就滴进去了,可是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一滴墨汁再清除干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形容防止身心受到污染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老师和家长特别要注意,要保护孩子的清净心,不要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这么大的污染。所以说什么书能看、什么书不能看,做家长的、做老师的一定要把好关。
像以前我们小时候,母亲在这个问题上就很有敏感度,所以在我们小时候,读的书都是像《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书。后来稍大一点去上学,在上国小四五年级,就有同学喜欢看小说、看漫画。一旦这种书我们要是带回家,母亲就会立刻制止,不允许我们看这样的书。所以做为母亲、做为家长、做为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为孩子把好关,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不要受到污染。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可以读圣贤书,因为像蒙学的经典、圣贤的经典,都是经过我们的老祖宗世世代代印证过的,这些书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很有帮助。现代其实父母和老师要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难度比以往要大很多,为什么?因为现代,传播媒体的影响力很大。如果要让孩子避免手机、电脑、电视当中一些不正当的节目和资讯对他的伤害,这方面做为父母和老师就要费很多的心。
这里有一篇是中和堂主人逸轩氏,他有一篇《弟子规》的序,他就曾经说过,这些少年的子弟,因为年轻人的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受到污染,所以他特别强调,一定不能让孩子看那些会伤害身心健康的书。譬如哪些?他说:“凡一切情词野史,演义诸书,万不可使之寓目。”譬如有一些小说、书籍,里面如果有杀盗淫妄的内容,都不要让孩子涉猎。因为本来他非常纯净的心灵,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可是一旦暴力、色情这些资讯让他吸收了之后,他本有的天良就会受到很深的染污,甚至于他终身都会受到伤害。
因此,“为之父兄师友者”,无论是他的父母、兄长,还是他的老师等等,一定要对于孩子,在保护他的清净心,让他免受污染的方面要严加防范,闲邪存诚,让他从小就远离杀盗淫妄的资讯,这是对于孩子最好的保护,这样他的性情,本来非常良善的性情,就不至于受到伤害。每日他都能熏习、陶冶圣贤的经典,以及在六艺当中熏陶,用艺术的方式等等教导他,孩子从小禀受的都是正气。一个孝子贤孙,甚至于将来他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实都是从他童蒙时期开始,做为父母、老师,就要注重养正的功夫,童蒙养正是圣功。
因此,这是教育子弟最为要紧的事情,千万不要认为这种思想太保守、太过时了,要知道孩子纯净纯善的心灵,如果能够保护好,让他从小就禀受圣贤的正气,将来他必定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才。这是做为父母跟老师一定要特别注意的。
师父上人也特别强调,在这个时代,媒体确实是对于人们的影响太深厚了。师父曾经说过,在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挽救社会,也可以毁灭社会。哪两种人?一个是国家领导人,他的政策可以救人,也可以毁灭众生;第二就是掌握媒体传播的人,因为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电视网路、报章杂志等等真是无孔不入,在社会上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尤其明显。
孔老夫子在几千年前,他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经提出一个标准“思无邪”。如果掌握媒体传媒的工具之人,能遵守孔老夫子“思无邪”的原则,用这个原则真正的给社会正确的导向,用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智慧的教育,让社会大众能够思无邪、言无邪、行无邪,这个做法就能拯救世界。而如果反过来,传播媒体所传布的都是引发大家邪思、邪见、邪行,这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深重的灾难。
这是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而在当今时代,这种教育形式可以说是占主导的作用。像文艺的传播、大众的传媒,这都对于社会的世道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传播的内容就很重要,你教人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网路、电视、手机都是天天在教的。教什么就很重要了,如果所教的都是不善的、都是邪思邪见,社会的风俗就会因此受到伤害。反过来,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有力的手段传播正能量的讯息,把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爱的教育,通过媒体传播,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我们接着看下面这句经文,这也是《弟子规》当中的最后一句经文: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这是启发我们,当我们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能因此就愤世嫉俗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应该怎么样?特别是在逆境和困难当中,我们更是要发愤努力,认真的学习。不要以为圣贤的标准太高了,我怎么可能能达到?首先没有自信心,那肯定是永远达不到的,要知道“圣与贤,可驯致”。在这里李毓秀夫子谆谆的劝勉、勉励我们,让我们体会到圣贤的境界虽然很高,但是只要循序渐进的朝着圣贤的方向努力、发展,我们还是可以达得到的。因此一定要自我期许和砥砺,要有信心。
下一步学习《三字经》,一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要相信我们本性是本善的,本性本善跟圣贤的境界其实是相同的,只要我们精进不懈,一定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所以建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对圣贤人要有信心,再来对教导我们的老师有信心,包括对孩子、对亲友都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本善的本性,大家建立了充足的信心,“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蔡老师也特别强调还有一句就是“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这也是勉励我们要承担起承传圣贤学问的使命。
我们为什么要学圣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就是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明明德”是让本有的本性的善良彰显出来。当一个人明明德,智慧开启了,自然他就可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亲民。“亲”是爱护的意思。另外还有“新”,“新民”,让我们周遭的人也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的在思想、观念、德行等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帮助别人到了极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能止于至善。
孟夫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存心是非常重要的,君子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启发我们时时以仁、以礼、以圣贤的教诲存心,我们的德行就能不断的提升。用这样的心境面对周遭的人,那我们的家庭、工作环境,甚至于社会都会愈来愈和谐。
所以在这里,李毓秀夫子在《弟子规》的最后一句话就勉励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自暴自弃出自于《孟子》,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在“离娄章”当中孟子就提到,如果我们的言行背弃了仁义,这就是自己害自己了。
在《孟子.滕文公》章句当中也有这样一句话,颜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我们也要有颜渊的存心。颜渊说,舜是怎样的人?我又是怎样的人?只要我们勤勉不懈的努力作为,也能和舜一样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敬爱。所以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觉得我跟圣贤好像距离很远,我也犯过很多错,怎么可能达到圣贤的境界?这里特别谈到,“圣与贤,可驯致”,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心里的障碍,畏难的情绪,而打消了希圣希贤、成圣成贤的志气。
我们在《道德丛书》的“模范人生观”也看到过一则故事,讲的是拿破仑的一个小故事。拿破仑曾经说过:“不能”这两个字仅见于愚人之字书而已。也就是说“不能”这两个字,在聪明人的字典当中、在有志气的人的字典当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愚蠢的人的字典里面才看得到。拿破仑一生的所作所为,确实他做事情非常的果断、非常的坚定,而没有疑惑,总是充满了勇气、充满了信心。很多事情在别人眼里看来是非常困难,不可能完成的事,他都会坚定不移努力的完成。他充满了信心、充满了乐观态度,这才成就了他的事业。
有一次,他经过了阿尔卑斯山。这个场景如果有到巴黎的罗浮宫参观,就能看到这幅油画。这幅油画是大卫所画的,名字叫做“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讲的是拿破仑发动马伦哥战役的时候,他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情景,他在行军的路上,一座大山挡在他面前。阿尔卑斯山也是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大山,在拿破仑之前,几乎是没有人能像他这样翻山越岭的翻过大山,再去攻打另外一个国家,当时他率领的将士都觉得很困难,怎么可能完成?拿破仑的信心非常的坚定,他说山是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路程的。于是他非常勇敢的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脉,最后就在战役当中,他不仅是击溃了梅拉斯将军的攻击,而且也把奥地利的军队打出了义大利。正是这场战役,让拿破仑第一执政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当我们看到这幅油画,常常会体会到,当一个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当他认定方向目标,努力去奋斗的时候,再高的大山,再困难、再艰险的环境,他都是能克服、能跨越的。
《圣学根之根.弟子规》的课程我们也讲到了尾声,在课程的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段,就在上个月,师父上人跟徐醒民老师通话所谈的话,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把它放在《弟子规》课程的结尾,跟大家做分享。师父上人和徐醒民老师很长时间没有见面,老同学之间彼此非常的想念,徐老师就很希望跟师父上人谈谈话。而在谈话的过程,老人家所谈的都是圣贤人的学问,给我们很深的启发。
师父上人谈到:端正正念要从我们自己做起,特别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要时时刻刻把这四句话记在我们的心上,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都小心谨慎而不违背。开口闭口就是这四句话,就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不是好事,不要放在心上;不是好话,不要放在口上;不是好人绝不能学习,好人是我们的好榜样。这么多年,师父上人印了很多书,圣贤的经典到处赠送,目的就是希望化解社会上许多背道而驰的观念和做法,把古圣先贤的样子找回来,从我做起,发扬光大,把纯正和爱的社会再找回来。如果落实“四好”的人多了,自然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中国的教育,已经在弘明实验学校落实和开展了,师父上人希望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把孝道、师道同时推展出来,日后也可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积极的推展。因为去年年底教科文的大使来参观考察,看了非常的欢喜,大使也很有心,想要办学。师父上人也跟徐老师说,我们要全心全力的来协助。
这堂课的最后就以师父上人和徐醒民老师谈话当中所谈到的这十二个字,跟大家共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希望我们在自己的生命当中都能落实“四好”,把爱敬的精神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并且推广到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里面。
《圣学根之根·弟子规》这堂课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慈光文化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慈光文化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慈光文化。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