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信》----『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下一句『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谓言多必失,话确实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你滔滔不绝,很多话还没有思考清楚就怎么样?可能就说出去了。结果一出去就怎么样?收不回来。所以夫子才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所以言语也要谨慎。在《易经》里面有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少,急躁的人言语很多,因为你看一个人滔滔不绝,他的心安不安?不安,很急躁,很没安全感。


当一个人处于这样的心境就很容易说错话、很容易得罪人。那你心乱,俗话说「祸不单行」,那都是心没有主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犯过失,所以心要能静得下来。当言语少的时候心就比较平和,人心一平和,对于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就可以明白清楚去观察、去观照,就不容易出差错。

诸位朋友,不要听完这一段之后,回去都不讲话。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像我从小就很热心,然后后面再加两个字「过头」。所以一看到别人不用功念书,我就霹雳啪喇在旁边跟他讲,他已经听了头都快怎么样?都快晕了,我们又没有敏感度,要适可而止


当别人真正需要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引导他、去规劝他,但是时机不成熟的时候,确实也不要讲太多,可能会让人生烦恼。所以这个进退之间,缘分的成熟与否,这也不是用讲可以讲清楚,还要诸位朋友自己去累积经验。那可以用孟夫子一个方法,叫「观其眸子」,比方说你跟他谈《弟子规》很重要,然后举了几句经文「置冠服,有定位」,这对你孩子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相关。


你这么一讲,他的眼睛就放光、发亮了。那你要不要说:好,今天就讲五分钟就好,我回去了。这样好不好?这样就没有随缘。当缘分成熟,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另外一个人你跟他讲了,讲了五分钟,他眼光呆滞,你要不要再讲两个小时?要不要?那就太攀缘。所以时时刻刻观察缘分的状态,缘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假如我们学经文都学成静态,那就学呆了。

「话说多,不如少」。所以多话不如少话,但是一讲话就一定要是好话,都是可以利益别人。所谓讲利益语、讲柔软语,让人家听了很舒服;要讲诚实语,要讲智慧语,成就别人。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接到的时候哭哭啼啼,就听到她说她先生有诸多的不是,一一把十大罪状都列出来。


等她讲完,情绪稍微比较缓和,我就跟她说:我说你都已经有小孩了,家庭要好好把它经营好。在家庭生活当中,你要抓住一个态度,所有的人怎么做那是他的事,你要先拉回来,他对不对那是他的事,我对不对那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当太太有没有当好?我当妈妈有没有当好?我当媳妇有没有尽力?假如我们都没做好,还去说别人,那跟别人是一般见识,那我们哪有资格还在这里生气骂他?我们不是跟他一样?那骂他不就是骂自己,对不对?你骂他就是因为他没尽责任,可是我们也没尽。

所以当一个人能够回到先从自己检讨起,心就平息许多。由于那一分平息,由于那一分尽责,慢慢就会让先生生起惭愧之心。所以人,现在往往很多家庭情况都愈来愈复杂、愈严重,往往都是遇到情况意气用事,他这样,我也敢,都用那种报复,结果家庭毁了,孩子也遭殃,所以我们要理智应事。


我讲完以后,我这个朋友她就说:蔡老师,我打电话给你以前,已经打给我好几个朋友(我这个同事也都是打给女的朋友),她们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样,她们都说非常的时期一定要用非常的手段。她们都不了解,我们古语说「宁拆十座桥,不破一桩婚」,桥断了还可以建,婚姻假如破裂了,破镜怎么样?很难重圆,那碎片捡起来都合不回去。


所以言语要谨慎。到时候你给她建议这样的男人跟他离婚。到时候她意气用事离完了,后悔了,她三不五时打电话来:都是你害的!我看你这一辈子都会觉得很难受,又看到她的小孩,等她的小孩说:都是你害的。你可能每天睡觉都睡不好。

所以我们与人交谈,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你抓住这个原则,你的朋友一定会把你当知己看。什么原则?只要跟朋友谈天,谈到家庭工作的事,一定让他自我反省。当你都引导他往自己身上找问题,那才能真正化解。


而往往他在反省当中,情绪就能够平和下来。所以不管他有没有照你的话做,假如他没有照你的话做,一段时间之后他会说你讲得很对。假如他真正有照你的话去做,他会到你面前来谢谢你,让我没有意气用事。甚至于他的太太也来谢谢你,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抓住这个原则,因为人与人在言谈,往往很容易受情绪感染,情绪影响。但是可要切记,不可听片面之词,不可听一面之词。你相不相信夫妻吵架讲出来的版本几乎是什么?完全两边,那谁对?一定有一个事实真相。


人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你不能听先生这么讲,你就被先生的话、言语给你影响,就对他的太太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这样就失去客观。所以你听归听,也要从中去分辨哪些话是对的,哪些话是错的。然后在叙述当中,你就告诉他,你太太这样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句话好不好用?他才会冷静。


他太太今天发脾气,可能只是导火线,那一股怨气已经积累了多久他都不知道,他只在那里气半天:她怎么可以骂我?他不了解这一口气背后已经凝聚了多久的能量,所以你这么引导他原因在哪?他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所以以和为贵,与人交谈绝对不可再制造纷争、制造纠纷。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以事实如此,我们就直接讲出来,绝对不可以再去找借口,绝对不可以再去掩过饰非。比方说,我们答应爸爸,答应妈妈买什么东西。结果一进门,妈妈说:酱油?我们一定要马上怎么样?对不起,我错了。


那个「我错了」好不好讲?好讲。你久没讲就很难讲。所以只要我们有过失,没有守信,一定要当场道歉,对方也会觉得比较能接受。假如这个时候你又说,我最近很忙,又忙什么、忙什么,还解释一大堆,愈解释人家心里愈不舒服。所以「惟其是,勿佞巧」。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吃素护生

吃素护生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吃素护生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吃素护生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吃素护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