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持戒的内涵是什么?说到底它的真正目的在哪里?这个公案一语道破。


[ 问 ]:

为什么说纵然在戒的事相上做得很好,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清净持戒?什么又是我们持戒的内涵?

[ 答 ]:

有个公案名为“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就是很典型的代表。明朝有个读书人叫俞都,他一生行善,还办文昌社劝人行善、惜字、戒淫等等,但却一生穷苦潦倒,到晚年时,孩子死的死、散的散,非常凄凉。他每年年关都会给灶神烧一张黄表,诘问上天为什么给自己这样不公的待遇,诉说心中的不满,请灶神转呈给玉皇大帝。 

有一年腊月三十,他照例给灶神上了黄表之后,想到自己不幸的人生,跟瞎了眼的老妻在寒冷的屋子里相对,落落寡欢。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一位自称姓张的老先生走了进来,老先生说,其实他就是他们家供奉的灶神,俞都每年上的表文,多亏自己给扣下了,要是上呈给玉帝的话,责罚恐怕更重。为什么呢?灶神说:“你表面上劝人行善,肚子里却都是不好的想法。比如你劝人惜字,自己却把有字的纸拿来糊窗户,或者做一些随随便便的用途;劝人家戒淫,自己却欲心不断,见到人家的妇女长得美丽,总是喜欢多窥视几眼……你表面行善,内心却恶念不止,这样子居然还敢上这么多怨天尤人的表文,这些黄表若呈上去,恐怕上天的责罚更重。” 

俞都听了之后大汗淋漓,才知道果然抬头三尺有神明内心若没有真正地改过向善,只做表面功夫是不行的。从此他彻底地改过,给自己改名为“净意”,自净其意,真正从内心上彻底地改变,守住每一个起心动念。他这样改变后,慢慢地,原本失散的小孩子也找到了,各方面的境遇也好转了,福报也就渐渐地现前了。 

这个公案说明一切唯心造,纵然在戒的事相上做得很好,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清净持戒。当我们观察到内心生起的种种染污的念头,就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持戒清净,还需要好好的修行。而且当我们知道自己持戒不是那么清净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自己持戒,而生起骄慢的心。就像有人认为“我受了菩萨戒,我要站前排”;或者是“我受戒很久了”;或是“我每天持午”……以这些戒相来自欺欺人。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相不对,而是要注意我们持戒的内涵,是要真正从内心去调伏烦恼,否则都不算是持戒清净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

第一课:持犯总义

问答所在页数:24页下数7行至25页上数19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 问 ]:

八关斋戒怎样才算持得清净?为什么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这么大?什么才是我们持戒的目的?

[ 答 ]:


在《佛说斋经》中说八关斋戒怎样才算持得清净?并不是今天过午不食、或者断了正淫修梵行,就是清净,那倒未必。所谓斋戒清净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有六念八条戒只是帮助我们在持斋戒的时候,加强内心六念的力量为什么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这么大?除了戒法本身,最主要就是因为有六念的加持戒体,因此功德远远超过五戒(关于持守八关斋戒的功德,各位可以参看《在家备览宗体篇》)。所以重点在内心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六念。而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我长时间持午,就是持戒清净了”。

我们持戒的目的在于用戒法来帮助自己调伏烦恼,因此要常常提醒自己,持戒清净的重点在于看好内心的念头。同时,当我们知道“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意业是最重要的时候,一时调伏不了烦恼犯戒了,也会生起殷重的惭愧心、诃责心,这样还有救若不了解这些道理,犯戒后无惭无愧、不知忏悔,甚至无所谓,那就很难救了。所以我们在介绍后面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前,先介绍持戒的基本心态,以此为前提,再谈持戒,才不会只是耽着外相。

出处:《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

第一课:持犯总义

问答所在页数:25页下数6行至26页上数8行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点击 :“阅读原”可请弘一大师法宝!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南山律在家备览

南山律在家备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南山律在家备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南山律在家备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