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顶礼供养,智慧圆满,安乐无忧!


佛教新

人间佛教

农历十月二十日

2020年12月4号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

愿众生福慧双增 诸事圆满

文殊菩萨简介

文殊师利,是梵文的音译,略称文殊,意为 ”妙德““妙吉祥”。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是般若智慧的代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世称“华严三圣”。

在过去世,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其明达的智慧,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是众菩萨之首。

《妙法莲华经》中有记载:

在过去世中,文殊菩萨早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为普度众生而倒驾慈航,成为现在的文殊菩萨。

2


菩萨的形象

文殊菩萨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象征佛五智;

左手持青莲华,中有《般若经》一部,比喻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执剑,比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

常骑狮子出入,表示智能勇猛,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3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具足一切智慧,德才超群,光念诵其心咒,就会产生极大的利益,其功德与加持均不可思议。

持此心咒,能使福德增长、记忆坚固,说法善巧,辩才无碍,世间诸事,悉得成就。

4

文殊菩萨成道的故事


传说文殊和普贤是同一个村里面的两个小伙子,平时礼佛敬佛,对佛甚是虔诚。有一天两人约好了一同往西天参禅修炼。经过一片荒野,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妇,领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在一座新坟前面痛哭。经打听,知道这位少妇的丈夫刚去世不久,剩下这对母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甚是可怜。

文殊决定留下来照顾这对母子,普贤劝说道:“我们是去参禅悟道的,红尘中的是是非非,应该彻底的摒弃才对,只有一心向佛,才能得道成仙,你又何苦管这些闲事呢!” 


文殊平静的说:“我意已决,你先行吧!即使不能修成正果,我也要照顾这对母子”。普贤无奈的独自向西走去。


文殊独自留了下来,白天下地辛勤地耕作,夜晚则孤灯黄卷,研习佛经,参禅悟道。不移情、不夺志,面对少妇的貌美如花,无邪恶心、无淫荡意,一心向佛,一心向善。这样寒来暑往,过了一十六年。文殊为这家盖了房子,为孩子娶了媳妇,几缕华发悄悄的爬上了双鬓,文殊也已经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他决定离开这儿,继续西行,面对一家三口的苦苦劝留,乃至再三的跪拜,文殊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向西走去。  

经过长途跋山涉水的艰险,经过九死一生的苦难,文殊终于到达了佛祖的居住地——雷音寺前。文殊拍打了一下风尘仆仆的衣服,刚要参拜,这时仙乐缭绕,天花乱坠,异香扑鼻,佛祖在菩萨罗汉的簇拥下,缓缓而出。普贤赫然而立,站在佛祖的右边。


文殊鞠身下拜,佛祖说道:“文殊,你在凡间的所作所为,我已了然于胸,特敕封你为左勒侍,到我身边来吧!”这时,一座莲花宝座和一朵七彩祥云缓缓的向文殊飘去。文殊也成了菩萨,列于普贤之前。

  

“弟子有一事不明,请佛祖明示。” 文殊道。  


“何事,讲”。  


“弟子初来乍到,道义未明,道行浅薄,为何被封为菩萨?弟子诚惶诚恐,请佛祖明示!”  


“出家不论先后,成仙不论早晚,你在凡间十几年的所为,胜过他们在此千年的修炼,你,受之无愧”佛祖答到。  


“阿弥陀佛”众罗汉和菩萨齐诵道。普贤面有惭色。



值此殊胜节日,请师兄们持咒念经,发心布施,供养文殊菩萨,弘扬菩萨善道,为自己和家人积累福报,可蒙菩萨加持,业消慧朗,远离痛苦,吉祥如意,从此安乐无忧!

扫码联系编辑投稿

做更好的佛教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佛教报道网优选活动

点击图片阅读详情

来源 | 内容来自网络

投稿 | 248293256@qq.com

投稿 | 525716374@qq.com

责编 | 善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报道网

中国佛教报道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报道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报道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报道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