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达李亚经》讲解二


“怎样是圣律中的放弃所有的世俗事务和事业?如果尊者能给我讲讲就太好了。”

“那么,居士!好好注意听,我要给你讲了。”

“好的,尊者!”波达李亚居士应道。

世尊说道:“居士,有八法导致圣律中的放弃所有的世俗事务和事业。”

“哪八法?以不杀生弃除杀生;以不偷盗弃除偷盗;以讲真话弃除说谎;以不两舌弃除两舌;以不贪婪弃除贪婪;以不嗔心指责弃除嗔心指责;以不恼怒弃除恼怒;以不骄慢弃除骄慢。居士,这就是圣律中导致放弃世俗事务和事业的八法简略的说明。”

“尊者没有详细说明这八法,世尊如果能以悲心详细分别这八法就太好了。”

“那么,居士,好好注意听。我要说了。”

“好的,尊者。”波达李亚居士应道。

这里佛陀并没有说标准的五戒或者八戒。我个人理解,佛陀这里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波达李亚居士。从前文可以看出来,波达李亚居士比较骄慢,而且很爱生气,佛陀叫他一声居士他就不高兴,所以佛陀针对他说:不要傲慢,傲慢就不像出家人。出家人也不会动不动就生气。佛陀的教育是很个性化的,对不同的人说法不同。这里佛陀讲到一个重点:在持戒的时候怎么修自己的心?

‘以不杀生弃除杀生’,是就什么而言呢?这里,居士,一个圣弟子这样思维:‘我正在修行弃除那些使我杀生的结 缚 。如果我杀生,我会由于杀生而自责;由于杀生而被智者发现后斥责,由于杀生身坏命终投生恶趣,所以杀生是结缚。由杀生会生起热恼,弃除杀生者就不会生起热恼。’‘依不杀生弃除杀生’是就此而言。

这里佛陀教导如何通过思维犯戒的过患,带来的坏处来达到持戒的目的。所以佛教不是单强调信仰,而是非常理性、有智慧的、实践性很强的修行,是启发人的觉悟,而不是压抑。不会简单只说‘你不要这样做’,而是通过说明犯戒的种种坏处来让你自觉不做坏事。

这里提到五个犯戒的坏处。一个是自责。做坏事会良心不安。听说有些罪犯,犯罪后就良心不安,经常做噩梦。而且这种自责不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强。有的人受不了甚至会自杀。自责应该怎么解决呢?持戒,重新做人!然后多做一些好事:用善业的力量去抵消恶业的力量。就如俗话说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光良心不安,后悔,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好好学习佛法,明白了善恶因果的道理,止恶修善,依靠善业的力量,改善业报。这才是解决自责的正确方法。

第二个是为智者所斥责。就是那些懂因果道理的智者,会对此加以谴责。现在社会舆论力量很大。有人做坏事,经常会在网上被曝光和谴责。听说有一个官员发出感叹:自从有了互联网,整天都心惊胆战,深怕做错事会被曝光。这就是舆论的力量。谁都不愿意被舆论谴责。

第三个是堕入恶趣。造恶业会导致来世投生恶趣。

第四个是生热恼,主要是内心的烦恼造成的痛苦。比如杀生,为什么杀生,主要是嗔恨心引起的。内心有嗔恨烦恼时就会很痛苦。

第五个就是犯戒的行为与自己的修行相反。这里的“结 ”、“结”是烦恼的另一个名称。为什么称烦恼为结呢?因为烦恼会障碍解脱。就像镣铐那样,束缚人的手脚,让人不得自在。我们佛教的修行是弃除“结” -断除烦恼。那犯戒和烦恼有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犯戒的原动力是烦恼;另外,犯戒会增强烦恼的力量。所以和修行刚好相反。前面讲过真正的出家是为了出离烦恼。而要出离烦恼,首先要做到不要犯戒。

“这是在圣者戒律简略所说八个通向断离一切俗务的法的详细解说,但这还不是圣者戒律中的一切俗务的完全断离。”

“尊者,怎样是圣者戒律中的一切俗务的完全断离?如果尊者能给我讲圣者戒律中的一切俗务的完全断离就太好了。”“那么,居士,好好注意听,我要说了。”“好的,尊者。”世尊说道:“居士,好比屠夫有只又饿又弱的狗。这时,一个老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扔给它刮的干干净净的没有肉的带血的骨头。这条狗能靠舔那跟刮的精光的、带血的骨头解除它的饥饿吗?”“尊者,因为是这样一根刮的精光的、没有肉的、带血的骨头。最终它只能得到疲倦和烦恼。”“正如这样,圣弟子如此仔细思维:‘世尊说了用带血的骨头的譬喻说明欲:多苦、多恼,过患无穷。’对此如实以正智见到后,他弃除散舍,培育无余灭除一切对世间的执取的定舍。

从这里开始,佛陀用一些譬喻说明“欲”(感官享受)的过患(过失、危险),培养我们的出离心。像我们居士,持戒只要做到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但五戒只是对行为的规范,在离烦恼上还不够。比如有人喜欢打游戏,一打一通宵,这没犯五戒,但是贪图游戏的欲乐会增长自己的贪烦恼。所以光持五戒还不够,还要发起出离贪欲的心。

第一个“带血的骨头”这个譬喻是说欲的什么过失呢?注解说明:这是比喻感官刺激带来的快乐不会持久,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哪里杀猪、卖肉的,狗就都跑过去守着。屠夫就扔给它们几根带筋、带血的骨头,那些狗抢到骨头就跑。带血的骨头虽然有血的气味但是没有肉,根本吃不饱。我看到狗啃骨头时,它的口水流得更厉害了,因为血的气味勾起它更强的贪欲,但是根本吃不饱。这就是比喻欲的刺激又勾起更强烈的贪欲,然而得不到满足,结果是更痛苦。现在街上,网上,到处都是美女的图片,目的就是勾起人们的贪欲,吸引大众注意力。但是那些美女,不是真人,很多都是虚拟合成的,又不能娶回家,只是让人眼馋而已。有段时间宫廷剧很流行,很多人很向往古代宫廷奢华的生活。但是现实很骨感:又有几个人能过帝王的生活呢?这些电视剧、电影就跟带血的骨头差不多:勾起你的欲望,但是不可能满足你。就像狗啃没肉的骨头,根本吃不饱,饿得更难受。

根据注解,这段经文说的“散舍”是指五欲带来的舍受,“定舍”指四禅的舍受。意思就是:比丘远离五欲,精进禅修证得四禅后,进一步修观,断尽烦恼,这才是究竟的出离。

居士,就象一只兀鹫、苍鹭或鹰拣了一块肉后飞上天空。于是很多兀鹫、苍鹭或鹰紧跟着它、啄它、让它放弃(肉)。如果它不赶快扔掉那块肉,它是否会经历死亡或近乎死亡的痛苦?正如这样,居士,圣弟子如此仔细思维:‘世尊说了肉块的譬喻来说明欲:多苦、多恼,过患无穷。’对此如实以正智见到后,他弃除散舍,培育无余灭除一切对世间的执取的定舍。

好,我们来看第二个譬喻:肉块。这是比喻欲乐是很多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也就会招来争夺。过去在厦门的乡下有个村民,比较富裕。有一天被流窜的强盗绑起来,还逼他把家里全部的钱都交出来。住在那一片的村民就他被抢,其他人没事。为什么呢?因为就他的房子装修得最好,所以强盗就盯上他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哪只猪要是长得很肥,屠夫就会盯上它。同样地,如果哪个人比较富裕,就容易引来盗贼。(待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南传佛教经典禅修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南传佛教经典禅修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南传佛教经典禅修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南传佛教经典禅修。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