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佛教与当代社会、当代生活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弘扬佛教文化,启迪悲智人生。

信众:请问要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传喜法师开示:这个问题回答的难度比较大,了脱生死是一个果,是结果。如果是了脱生死的果,那你要不要修了脱生死的因?如果你修的不..

问:愤怒是真实的,它与快乐并存,我们为什么应该控制愤怒?答:如果你询问医师同一个问题,他们会说,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不需要愤怒。如果你努力减少愤怒,你将会更幸福快乐..

问:您可否谈一谈好坏善恶?答: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好坏善恶是相对的,仰赖其他的因素。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

信众:师父当初是如何发愿的?传喜法师:我当初学佛的时候,在选择法门的时候是选择净土法门。因为其他一些法门是说需要自己有很大的善根和特别是智慧的,但是作为净土法门..

问:你说造成伤害是犯罪者的内在本质,我们不应该为此责备他,这个说法令我困惑。我们每个人的真正本质不是佛性吗?答:我想这里可能有一些误解。寂天的论证是在一种假设意..

问:如何培养慈悲心?如何修持慈悲?答:透过修持止观可以培养慈悲心。观修包含了时时检视慈悲的价值。一旦你成为更富慈悲的人,便拥有真正的信念。你将成为一个更平静、更快..

问:我个人不太能相信轮回转世。我该采何种策略来使自己相信这理论?答:这种困扰其实是相当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对轮回或投胎转世有极强烈信仰的西藏人亦然。但若仔细、诚实..

问:或许我们无法在三年内证得菩提,但许多上师提及,相对于漫长的修道过程,究竟的证悟可以在一刹那之间发生请就此发表您的意见..答:顷刻间证悟﹝顿悟﹞确有其例,但唯有..

问: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证得菩提?答:根据个人的经验,快乐是一个人感到满足,平静,快乐快乐就是快乐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快乐植物具有生命,但我不确定它们是否..

问:在观修之时,当修行者的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转移至另一个部分会产生什么样的转化?答:观修的种类繁多就我所知,有一种观修是以身体为专注,分析的对象当我们拥有执..

问:当你喜欢的人正以嗔怨的态度论断第三者时,你会怎么对他说?你一方面希望表达自己对他所受遭遇的理解同情;但另一方面,你又不愿火上加油使他的嗔心愈加炽旺。这时候我们..

问:我身为一位需养育幼儿及照顾家庭的母亲,每日生活中甚少有闲暇。而我所处的社会环境氛围也相当边陲,并不支持修行佛法,但也不会对之怀有敌意就是了。我置身目前处境,..

问:我内心怀抱着无比虔诚,坐在这儿想着,若说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创造者,那真是一种傲慢。然而我明白佛教教导我们谦卑。你为什么认为逻辑思考能使人了解伟大的宇宙整体?这..

外在皈依住持三宝,是为了启发我们的自性三宝1。网友:顶礼法师!法师您好。我是一个25岁的小姑娘,很没有安全感,因为家人近几年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我时常很恐惧,恐惧家..

问:你对于那些宣扬佛法时言辞精巧、舌灿生花,但却又无法躬行佛理的宣法师有何看法?答:佛陀早就看出会有这种可能,所以他对一个人该具备何种资格才能当宣法师,有相当多..

问:请解释一下恐惧和憎恨,以及恐惧和安忍之间的关系。答:恐惧分成好多种。有些恐惧是基于扎实理由而来的真正恐惧,而有些仅是个人心识幻念制造出来的。我认为后者是个人..

《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

问:能否谈谈自我憎恨的问题,以及佛教徒该用何种方法来减缓这种痛苦?答:事实上,当我初次听闻「自我憎恨」这个字并理解它的含意时,我感到相当震惊而难以置信。我之所以..

如何降伏贪恋女色的欲望?问:有时候看到年轻女性的外貌会想多看一眼,甚至起邪恶的念头,但随即就浮现,解剖台上的大体形象,请教师父如何断绝想多看一眼的这个贪欲?传喜法..

问:当人能够辨识轮回的本质,就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一个人是如何了悟到轮回本质的?是因为经历诸多痛苦后才生起出离心,还是由于明白了人生痛苦的实相而生起出离心?答: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