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无能度的人,也无所度的众生,即《金刚经》上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这样地发心,勤修不辍,才能辗转入心寂三昧。得了心寂三昧,才能进入一行三昧。

一行,即一切行,就是念弥陀佛的时候,也具足了拜忏,也具足了念《华严经》。听法、修道、读诵大乘,念一即念一切,就叫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乘性起修,乘着真如实相、一实境界性,包括法界,即是普贤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包括在里头了,这叫法界行一念就是遍满法界了,是一切诸大菩萨、一切诸佛所修的,你也可以如是修。

禅宗参的一念心,就是入真如实相,像六祖大师是顿悟的,就入这种境界。但是必须在入定的时候,平常是没有的。

修行时,应该行、住、坐、卧无一处不是在定中。释迦牟尼佛说了那么多年的法,都在定中。释迦牟尼佛从来没到这个世界来,也没离开过这个世界,如如不动,本体一如。随便哪一法,都遍满一切,这叫一行三昧,叫圆满大行。念一句就包括一切,在理上讲就是理事无碍。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位老和尚从前面的天王殿到大殿,走几步路,就把一部《华严经》念完了。他的这种功力就是已入色寂三昧,遍及一切念。像道安法师、慧远大师修的都是心寂三昧。从那些境界相可以理解到,生这个信多么不容易。

当年道生法师说:佛性都是一样的,法性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事物都有法性。当时在会场上的那些大德都说他邪知邪见,把他摈出了道场。后来他到苏州虎丘山,把石头都摆起来,跟石头说:假使我说的对,你们就点一点头。他一说,石头都点头了。其实不是石头,是护法神,是诸大菩萨证明他说的对。到后来《涅槃经》传到中国翻译之后,那些大德才惭愧,认为道生法师了不得。他那时就修得了心寂三昧。

入了一行三昧,到这个时候才登初住,叫坚信位,圆满信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叫真正的圆顿教。六根清净了,决定向佛果,再没有退堕,这是十信的初住位。依着真实观而修,证得了圆初住,再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这才叫真正能利益众生。真实能修观行了,懂得了真如实际,才能把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观双运的功德善巧方便地去应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放光做一切事。

你看他坐在那也没动,但他能化身妙用,已经到三千大千世界利益众生去了,而且度众生也无众生相。密宗所显示的妙用度众生也仅仅如此。这时他对生死没有恐惧了,生死如梦幻泡影了。他也不想证得二乘阿罗汉果,唯一就是化度众生。行二种观道,止观双运可以善巧应用,化度众生就是行根本法。

色寂三昧:

我们打坐的时候、修行的时候,你那个心想修定,想坐下来、定下来,但是你观照你的心定不下来。随你心所缘念的境界相,不论什么境界相,乃至缘念善的也好、恶念也好,都是由心里所起的,属于生灭法。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你不坐下来,妄念纷飞,你不知道。等你静下来想要用功夫了,这个时候你一起观照,观照你的心,念头全是生灭法,像水流、灯焰一样。能不能住下来无念呢?要能够暂住使心静定,心静静地不生念头,如能够做到这样的功夫,你就得到一种色寂三昧。

地藏菩萨所教授我们的色寂三昧,就是你在一切处、一切时,当你修行的时候,修观力的时候一般说修入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行、住、坐、卧行动的、卧的没有,只是坐的时候,行、住、坐、卧四种行动你都可以修观,都可以入寂定。

但是坐着时候最好,观照力强。卧的时候,渐渐就入睡眠状态了。行动的时候,心里容易散漫。坐下来,自己观照它,观照你这个心怎么样生起的,缘念境界。心本无生因境有,你这心念本来是无生的,因为境界、内心境界,或缘念过去、缘念未来的境界,心里想的,心本无生因境有心里本来没生,你缘念境界就有了。

你能够这个时候使你心静下来,什么念头都没有既不缘念过去,也不缘念现在,更不缘念未来了。一念不觉,一个念头、念念地都感觉着定下来,就没有一念不觉的心了,就不起那个不觉的心了。

同时这时就思惟了,静坐时候就观想了,观什么呢?观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心识所变的。这个时候是观一切色唯是心,只有心的生灭。在其他的大乘教义里头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切种种法生起也好、灭的时候也好,全是你的心念。

观就是照的意思,你坐下来就要修行,修行用你的智慧,就是心念观照。观照使这一切动作的全停下来,不想了。观照让心不起念,这就寂静下来了。念念观照这个心,它尽是一念起、一念灭,一念起、一念灭观你这个心的生灭,你把它截止了,这个观念截止下来了,不念了。这就是禅宗经常讲的那句话打得妄想死,许汝法身活。念静,念得寂静下来,你就悟得念本来是寂静的。

能够这样定下来时候,定的时间愈长愈好。不起心动念了,地藏菩萨教授我们,你就得到色寂三昧。初步的得,你能静下来了,你渐渐地就能修了。

心寂三昧:

学习真如实观,观一切法皆是真如、皆是实相,这叫真如实观。思惟的一切法性,就是心性无生无灭一切法皆无生无灭,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远没有分别的念头。分别想都没有,当然没有分别事实了,这是真实性门。

怎么样观呢?就观真实性,思惟想心性无生无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我们读《心经》的时候,观自在菩萨就修这个观,他照见五蕴皆空,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就是现在这种境界相,没有一切分别想;就是你观想真如实性当中,不住见、闻、觉、知。

这个时候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这个定就高了。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了,对一切法不起分别相了。但是这个粗分别,从此开始修学。在这个时候你修习时间,能够得到善知识的大慈悲守护长养。这个大善知识指着大菩萨,一切大菩萨能够守护你,使你善根能够长养,不再退堕。这个时候你修行障碍就少了,能够不间断地勇猛精勤修习。

这个时候能入定,什么定呢?这个定的名字叫心寂三昧。前头是色寂三昧,这个是心寂三昧。怎么得到的呢?因为你观心性,心性不生不灭,入了三昧了,所以叫心寂三昧。

一行三昧:

由于得了心寂三昧了,就能入到一行三昧。入了一行三昧,能够见无数佛,十方诸佛都能见,发深广心,住坚信位。坚信什么呢?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不但信,而后能解,这时候就决定向佛,决定向就是决定向佛道。什么位子?十信满了,这才叫有信心。这是信心满的人,有信心人所证得的。信什么?信这一行三昧。

这一行三昧是由奢摩他的观心、毗婆舍那的止,这个时候能够见无数佛,发了广大的行心,这时候开始起修。信毗婆舍那的观,信奢摩他的止,叫止观双运,这叫圆顿止观。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的坚信位这时候你的信仰不退了,解力也不退了,成为坚定的住位。什么位子?圆初住位。这时候再住定菩提心上,行菩萨道。发的一乘大菩提心等圆住位,信解力满足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前世因果和今世疾病的关系这是我看到的一本小册子,内中记录了一个通灵人所看到的不同疾病患者的疾病来历,希望能对大家观察自己的病因有所帮助。这个人所看到的事实,是我..

现在的人,很多都喜欢去找人算命,算财运,算婚姻,算事业等等,佛教从来不提倡算命,但是也不完全排斥,那么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原理呢?算命到底准不准,如果命不好,通过什..

关于梦参老和尚

梦参老和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梦参老和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梦参老和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梦参老和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