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日籍作者:禅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柳田圣山)


禅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柳田圣山

魏大海译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包含着禅宗影响,这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观念。

而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并因此而出名的,是美国上世纪末来到日本的美术史家阿奈斯特.费诺罗萨,他写了《东洋美术史纲》;此外尚有本世纪初鼓吹“重新发现日本美”的德国建筑学家布鲁诺.托特。在日本方面,则有冈仓天心和铃木大拙,众所周知,他们的观点亦具国际性。

不过近来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神道、密教、美术等日本固有的文化领域,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仅靠禅宗不能解释日本的文化特征。说到底,这不过是费诺罗萨国际性观念的深化,其根本出发点并没有变,即在世界环境中考察日本文化。

对于历史上的日本人,禅曾经是国际性的世界文化。禅宗虽系佛教一支,然而自始异于佛教。毋宁说,与佛教有截然不同之处。它是印度佛教与西域、中国、朝鲜、东南亚等诸多民族的佛教文化的切点。不妨说,日本文化亦囊括其中,但却非常容易地具有一种复合性。在西欧使日本认识世界之前,对于日本人,禅便是世界文化。然而使费诺罗萨和托特惊诧的却是,日本的禅并非仅仅停留于东方的神秘性中,由其深部可以窥见真正的世界性审美意识。 我的恩师久松真一在《禅与美术》一书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日本文化与禅的关联。久松在书中说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崇尚变化(亦即不均衡),崇尚奇数,否定偶数。而这恰恰是禅的本质。例如,日本人在建筑、工艺、水墨画和书法等方面(至少中世纪以来的日本美术),都不喜欢艳丽的色彩,而以“素雅”为美。

就是说,日本人喜好的是一种来自禅宗的意境,他们无视前后左右的均衡亦即几何学式的美,他们喜欢的是残缺美,不合谐,却具有玄妙的意蕴。因此,一种自然的均衡感反倒油然而生,保持着某种静谧的、无法言传的晦暗。

重要的是,日本美并非几何学完成前的不完全状态,而是已经抵达了一次完成,又从内部破坏了自己的完全性,再度返归原初的自然。它是一种否定了完成的未完成,或者说是未完成的完成。这便是久松真一与费诺罗萨以来的观念的差异。

所谓完全性,无非人人皆佛,大家清楚自己具有绝对平等的人格,即那种基本的自我,进而自觉地否定了自己。现实存在着差别,当我们踏人这矛盾而苦恼的世界时,便有了自己的生死场。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才是最美的。在这里,不仅包含了一般历史上、地理上被称作佛教美术或禅宗美术的固有现象,而且具有更为宽泛的内容,它是以更为根本的、寄望于未来世界之创造的哲学意念为前提的。

我本想详述中世纪日本人曾经具有的意念,即中国禅宗修行图解《十牛图》中已经透彻表现过的那种东西。但我又想稍稍变换一下视点,以14世纪初的日本人着作——日本妇孺皆知的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为例证,做一点深入的探究。《徒然草》和《十牛图》大约是同一时代的作品。

我所感兴趣的,是前述不均衡亦即“素雅”的审美意识。它是本书(《禅与日本文化》)的基调。

“花儿最盛时,何必月正圆。”

这种观念的本意是,初放的花与凋零的花,比盛开的花儿更美;月缺之时或昏暗的雾月,比雪亮的满月之夜更为诱人。诗人的见解是独特的。作者还认为,祭日游览的重要仪式结束后,游客归去,那种杂乱过后的静寂,才更有祭日气氛。令人感兴趣的是,前面提到的不均衡亦即“素雅”的审美意识,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完好无缺,令人产生遗憾之感;而残缺不全,反倒有着迷人的生命力。”

这些观念并非遁世者的嘲弄和逞强,而是植根于深奥的哲学观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最近的研究证明,吉田兼好与京都禅宗中心之一的大德寺交往甚密。因而已为日本社会广泛接受的禅宗思想,也渗入了兼好的意识中。或者毋宁说,重要的是他并不将其观念特称为禅。这种支撑着吉田兼好独特观念的禅,至今仍是一种尺度,左右着普通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上面,我们探究了禅与日本人审美意识的关系。此外尚有一个更具直观性的例证,即大约与《徒然草》同期出现于京都的新式庭园。

其中龙安寺的石园最有代表性。此外,这一时期及以后的日本禅寺,几乎都拥有称作“枯山水”的独特石园。所谓“枯山水”,有时也写作“唐山水”,即中国唐代的“唐”字,因为这是来自中国的禅所创造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枯山水”即枯竭了的山水,亦即不用实际的清水、树木,而以简素的沙石、苔藓之类来表现大自然中的山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主义。

由此可以超越现实的写生方法,窥见近代艺术的萌芽。不妨说,它不同于以往的出世、隐居的遁世主义,而具备了更新的内涵。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那种心境,便能立刻实现。它将最最切近的隐遁决心同作为其外观的造型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总而言之,“枯山水”庭园是日本禅的创造,中国并无相应的遗产。这也是值得注目的。

大体说来,日本中世纪“枯山水”的特色,原则在于坐禅石。至少,它不同于传统的王宫庭园。过去的王宫庭园是池泉回游式庭园。庭园环绕着池畔与小溪,富丽高雅,贵族们在这里吟诗、对酒,进行社交活动。相反,“枯山水”庭园却是一种超现实的、禅境世界的表现。

当然,在日本传统的池泉回游式庭园中,也包含着某种宗教性意味。如净土宗的池泉、建筑布局,或道教风格、呈示仙境的石块配置,都具有某种宗教含义。然而又统统是一种实用的延长,表现了死后的理想。

相反,作为禅宗庭园特色的坐禅石,却不是实用标志。它既不表示坐禅,也不是强调禅寺作为坐禅场所的重要性。毋宁说它具有划时代的内涵,表现了禅即原初的自我以及禅的审美意识。

坐禅石庭园的创始者,是14世纪中叶开创了京都天龙寺和相国寺的日本禅僧梦窗疏石。自称梦窗的这位高僧,没料到卷入了当时政治权力的内部纷争,于是终生徘徊于禅与现实社会之间。

其实,梦窗是厌恶那种政治瓜葛的,他屡次逃遁山中,却反而加深了他与现实政治态势的新的联系。梦窗的那种内心矛盾,正是创造“枯山水”庭园的动机。

例如,“枯山水”的石庭,可看作梦窗自身的“寿塔”。所谓寿塔,一言以蔽之,便是生前自己构筑的坟墓。这在中国禅中已有先例。但中国的禅进而将它看作中国古来政治风习——墓葬制度的产物。

中国自古以来政事多变。那些不愿在新的政治下苟且偷生的前代良臣,将自己隐身的地窖,称作寿藏。对于隐身“寿藏”的人,只要不直接参与谋反活动,统治者便予默许,并不过分追究。

梦窗的苦恼是划时代的,他无意中将那种中国的隐遁形式移到了日本。而且,由于坐禅石造型的视觉特征,使其具有极为新颖的文化史意义。例如,正因坐禅石是寿塔(坟墓)的象征,所以任何政治权力都无法进入。又如文字所示,作为活死人,象征了随心所欲的宗教良心世界。石庭是生死自由的象征,所谓缺憾的美,实际上也是指的那种自由。

后来出现的闭寂茶道中所谓露地草庵的独特庭园和建筑,也包含着完全相同的意蕴。

事实上,当时梦窗身边有一些运石掘洞的庭园匠人,他们是时代的局外者,因故被逐出社会。但至少他们日后成了文化的主人,缔造了中世纪无数的民间艺术。费诺罗萨和托特所重新发现的,正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最后须附加说明的是,中世纪的禅宗庭园里大都植有高大的软条海棠。

樱花也是寿塔的象征。不过日本人与樱花的结合,原因未必仅在于禅。美即无常,无常才美。这种积极的无常感成为日本人的生活支柱,却是禅定居日本以后的事。

樱花会突然盛开于某日凌晨,然而倏忽之间便又凋零。这种纯净感,曾经被日本人看作生死的样本。与其说凋零显示了无常,莫如说突然盛开才是无常。无常即美,美才是确切的,永恒的。这种幽雅的哲学正确与否姑且不论,却是禅的最为得意之处。这种观念的代表之一,便是前述的吉田兼好。而我所谓的完成的自我否定,也由此获得了最为确切的证据。

至少,禅境的枯山水庭园和盛开的樱花老树之类显而易见的奇妙结合,对解开日本人审美意识之谜,提供了有力的暗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