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居士: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黄国达

佛法在人间,学佛的人处在现今物质丰裕、而心灵却相对空虚的时代,与佛陀时代的文明相反,佛陀时代物质没有现在丰裕,宗教修行却相当风行,许多人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能经常修习禅定,甚至一些苦行者,有着甚深的禅定功夫,在这种风气之下,修行证果者多。反观现代人物质享乐多、生活繁忙、心思散乱、禅定?#092;薄,由于资讯普遍,学佛人数众多,而修行证果者却也相对稀少,所以称为末法时代。

在这种时空背景下,是否只好放弃修行证果的目标,或者退而求其次,只要死后往生净土就算是当生成就了呢!还是要模仿古人的生活型态,退隐山林,隔绝现代文明,不用电器、科技产品,不搭车、不搭飞机、也不开车,拒绝现代人的?#092;生技能,回到农耕的生活才能修行?

基本上,佛法的修行是以“中道”为基准,然而,众生根性有异,有倾向苦行者,淡泊少欲,爱好清闲,专修禅定,佛就以出家僧团来摄化;而倾向乐行者,好乐家居生活,习惯于财物和欲乐的享受,佛就以在家修行来摄化。然而,无论偏于苦行或乐行,佛法总不离戒、定、慧、慈悲喜舍的“清净心”。

在佛陀时代,苦行风气盛行,自然以解脱道为修行的重心,但那并非佛法的全部,也不是佛陀的本怀。而当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法时,当时,印度的苦行主义已经退潮,人民生活富饶,乐行主义盛行,更多的众生选择以在家身份来修行,为了适应这样的风潮,以解脱道为中心的小乘佛法逐渐退居旁流,以菩萨道为中心的大乘佛法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其中般若系的经典是初期大乘佛法中十分有代表性的思想。

般若经的心要:“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提愿,大悲心是大慈大悲,无所得是般若慧,由此构筑大乘佛法的特质。面对乐行主义,大乘佛法是如何摄化他们的呢?

佛法并不附和他们,对于堪能受法的众生,教导他们戒律与禅定、智慧和慈悲的均衡,节制欲望,却也并不一味地采取压制欲望的方式,可是对于还没有离欲的众生,为了方便摄受,不惜以五欲的布施结缘,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的慈悲和方便的表现。

关于这点,大智度论第九十三卷“净佛国土品”龙树菩萨有一段解说:

“问曰。此五欲佛说如火如坑如疮如狱如怨如?#092;能夺人善根。菩萨何以愿使众生得五欲。又佛说弟子应纳衣乞食坐林树下。菩萨何以为众生求得五欲。”

“答曰。天人中五欲是福德果报。若今世若后世。贫穷薄福者不能自活。则行劫盗或为物主所害。或为财杀他或被诘问妄言不作。如是次第作十不善。皆由贫穷故作。若人五欲具足则所欲随意则不行十不善。菩萨国土众生丰乐自恣。无所乏少。则无众恶。但有爱慢等软结使。若闻佛所说。或闻弟子所说。以心柔软故闻法易可得道。虽着心多利根故闻无常苦空等即便得道。譬如垢腻之衣则以灰泥淹之经宿以水浣之一时都去。菩萨不欲令众生着故。以五欲施但欲令一时舍故与之。如汝先说。佛教弟子纳衣乞食。宿罪因缘生在恶世。染着心多。若得好衣美食着心则深。又为求好衣食故妨废行道。是菩萨净佛国土。众生无量福德成就。五欲一等故不复贪着。亦不更求故无所妨。又复若行者离五欲修苦行则增长嗔恚。又复忆念五欲则生烦恼。尔时则无所向。是故佛言。舍苦乐用智慧处中道。是故净佛国土。五欲施无妨。”

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官上的满足,生活上的种种享受,如美观的服饰、美味的食物、香气、娱乐及舒适的居家环境等等都是。在净土中,佛以美妙的五欲作为摄化众生的方便,渐次引导深入般若实相。虽然,以解脱的观点来看,五欲是障道法,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内心不清净,染着五欲,而染着的根本则是不明白五欲的无常、虚幻。

大乘佛法的开放性,是基于般若空慧,知道一切法因缘和合故有,顺从欲望固然有害,但若一直在欲望中冲突、挣扎,也无法安心修行。另一方面,大乘精神以慈悲为本,由嗔心而恼害众生,或冷漠无情、对众生的苦无动于衷,这是有损菩提心的烦恼心。比起对于爱欲的染着,还不至于直接伤害众生,嗔的过失重;而贪的过失轻,虽有爱欲,起码还可以与众生有感情上的连系,有机会培养慈悲心,只要用长时间,以戒定慧逐渐净化它,就不致有很大的罪过。这是大乘菩萨道不急着离欲、断尽烦恼的原因。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并非真的没有禅定的功夫或是纵容烦恼的为害,只是慈心特重、心怀众生的缘故,因此不急求自己的解脱而已。

佛国净土,不以五欲为必然的污秽,重要的是在乐行中以“清净心”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行。那么身处当代物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世代,应当如何修行才是合乎中道的呢?我们虽然不是生在净土,而是在人间修行,但大乘佛法的三个要点:菩提愿、慈悲心和般若慧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心量广大、有理想,关怀众生、增进人类的福址,用空的智慧化解自己的烦恼,并且学习?#092;用方便善巧来促进人间的和乐。

由此来看,现代人习惯于物质的享用,这不能算是罪过,如果能够多存珍惜、感恩的善念,不把现有的福份视为理所当然,明白其中包含了无数人的付出以及大自然的资源,不奢侈、浪费而善用它,这样就可以维持既有的福报,不致耗损。

在享用现代物质科技的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要观照无常、缘起,知道欲乐的满足是不长久、不究竟的,终归会消失,不可依恃,而要有警觉,这样就能增长智慧。

其次以慈悲、柔软心将自己所拥有的与大家分享,让大家都得到喜乐,这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持

当身心安定、放松之后,才开始修习止观:摄心觉照、静定安住,观察法性、透澈明照,这就是符合大乘精神的修持。

等到心灵净化、定慧成熟之后,有了更高级的乐受:禅定乐、解脱乐,反观欲乐的过患,自然不再染着欲乐,由此超越五欲的束缚。这如大智度论所说的:“以心柔软故闻法易可得道。虽着心多利根故闻无常苦空等即便得道。”

少欲知足不等于过回到原始生活,如果勉强断绝物质的享用,由于不能随遇而安,以致处处不便,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步调,不是心生苦恼,就是和社会脱节,不但不能增长智慧,也不能长养慈悲,更无法安心修定,这是不顾现实因缘所致。如果不是以缘起无我、慈悲喜舍为清净自心的功夫,而是以隔绝文明来标榜无欲、无为、自由、清静,其实很可能活在愚痴、我慢中而不自知呢!

当然,如果说,把简化生活、降低需求作为一项心灵的试炼,如闭关、断食之类的苦修,短期之内是可以的;如果当成常态,对多数学佛者来说,其实并不适合!

现代人学佛障碍固然多:忙碌、心定不下来,在此,提供几点?#092;见,如能多留意,虽然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中,仍然可望与佛陀时代的佛弟子一样,得到法益。

一、真心、用心:即使是简单的观念如四圣谛五蕴无我、缘起性空,也要真心实践、用心体会,不要泛泛而谈,杂博不精,失去焦点。

二、保持中道:在苦中学习磨练,在乐中不失正念,不排斥痛苦,也不沉溺于快乐,保持中道的修行态度,这样才能持久。

三、单纯、如实:心思回到单纯,除了工作和生活所必要之外,少算计、少缘虑。勇敢、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痛处和弱点,开放、坦然,少一些逃避、掩饰,这样会比较自在

如果能留意这几点,虽然生活繁杂,也可望由生疏而纯熟,在佛法的大海中渐入渐深。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